主办单位:虞城县文明办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虞城文明网 > 文明创建 > 浏览内容文明创建
虞城一农民改良沼气施工新技术
责任编辑: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2日

   8月2日,虞城县张集镇卢庙村农民韩玉华打开沼气阀,不到10分钟就做好了一家四口人的饭,她高兴地说:“原以为在自家院子里建沼气池很麻烦,卢师傅采用 的新技术,不用檩条不用绳,省时、省工又省料,这个技术给俺全村建沼气池的户总共能省万把块钱!”韩玉华所说的卢师傅叫卢留根,是虞城县乔集乡乔楼村的一 位农民,他用3年的时间摸索出建沼气池的新技术,每座沼气池可节约200多元。自2006年推广这种新技术以来,已为全市4个县(市)的农户建造沼气池 2780座,为用户节约资金共计60多万元。

   村小学民办教师出身的卢留根是村里有名的经济能人,曾到温州、西安等地打过工、做过生意、搞过建筑。“在外跑不如在家学一项技术实在”,一心想回家创业的 他2003年回到家乡发展,参加了县农业局举办的沼气施工技术培训,学成后在村里拉了16人搞了一支沼气建设施工队。在施工中,老卢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沼 气池施工很麻烦,挖一个池子需要4根4米左右的檩条在周围固定着,还要用30多根绳子作牵引,单靠施工队的人手不够,可各村的男劳力大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找个壮实劳力都很难,一个池子建下来要一星期的时间。很快,施工队里就有人打退堂鼓不干了,他们说:“实在太麻烦,不如外出打工赚钱来得快!”怎么办?老卢下决心改进传统的施工技术。

   老卢在自己家里搞了几个池子做实验,挖了填,垒了扒,反复琢磨,手摸出了血泡,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经过3年的实践摸索,2006年,老卢终于摸索出拱顶 不用吊绳的施工技术,不需要檩条和麻绳,施工省时、省工又省料。每建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比原来节省两个多小时,能节约资金200多元,并且质量可靠、 成功率高。从此,老卢他们每到一个村施工,当地群众都赞不绝口。他们除从事本县的沼气工程作业外,还活跃在周边4个县(市)的34个村。

   近日,虞城县农业局沼气办在既是沼气村又是养殖村的该县站集镇南王庄村抽出20个使用了老卢新技术沼气池的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对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 等各种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经老卢的施工队建的池子利用率较高,综合利用的效益也很高。2009年到2010年两年记载的数据显示,在实现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对农户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每户每年可增收超过1400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主题活动

更多>>

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嵩山路县委院内 电话:0370-4607888 邮箱:ycxwmb@126.com

虞城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