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12个孩子68个“妈”的故事
对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的12个孤儿来说,68个“妈妈”的出现,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这68个“妈妈”,是虞城县花木兰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这12个孩子,分布在该县10个乡镇。从2015年起,12个孩子和68个“妈妈”陆续牵手成功。
是怎样的故事让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家”呢?
2015年春天,虞城县花木兰志愿者协会会长高峰丽到张集镇林堂小学了解贫困生情况。一个小女孩趴在办公室的窗户边,踮着脚尖往里看。高峰丽向她招招手,示意她进来,小女孩没有进去。高峰丽就走近她,问她叫什么名字,想干什么。小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像我这样的,是孤儿吗?”高峰丽随后了解到,小女孩名叫王子轩,父母离异后跟着妈妈,妈妈长期外出打工,把她交给了姥姥。在她心中,自己跟没有爸爸***孤儿一个样。王子轩渴望的眼神像刀子一样深深刺痛了高峰丽的心,她一把把孩子揽在怀里,说:“今后我就是你的妈妈。”5年来,高峰丽一有时间就带着学习用品、衣服等去看望王子轩。学校的老师说,王子轩不但学习成绩逐步提升,还从一个内向自卑的孩子转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孩子,经常“骄傲”地说,她在县城里有个“妈”。
爱心“妈妈”到虞城县田庙乡关庄村看望韩丽、韩鹏姐弟俩 资料图片
2016年冬天,特别寒冷。在虞城县助学筑梦活动现场,花木兰志愿者们见到了衣着单薄、性情羞涩的韩丽。她一只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另一只手牵着弟弟韩鹏。韩鹏脸上的冻疮一块又一块,微微突起,有的已变成褐色,鼻涕在鼻孔和嘴巴之间抽拉着。他趿着一双破棉鞋,前头露着脚趾头,后边露出脚后跟。这俩孩子没爹没妈,跟着70多岁的爷爷生活。志愿者许亚、丁冬梅、蔡宏丽、赵丽丽等12名妈妈当即分成两组,分别帮扶韩丽和韩鹏。4年来,一直坚持每月26日把兑的400元钱作为他们姐弟的生活费汇到监护人银联账户上,节假日还带上学习生活用品结伴去看望他们。现在,韩丽是八年级的优等生,韩鹏进步也很大。“这俩孩子经常念叨你们这些妈。”韩丽的爷爷说。
爱心“妈妈”到孤儿家中探望并送去学习生活用品 资料图片
田豪是志愿者们在下乡走访中发现的。2018年夏天,志愿者们开车路过闻集乡,发现了这个胖男孩,他正在汗流浃背地与两位80多岁的老人一起晾晒玉米。出于好奇,桑金环和老人聊起这个孩子,才知道这个胖男孩叫田豪,他妈去世得早,他爸游手好闲、长年累月不进家,两个老人拉扯一个孩子过日子。桑金环看他懂事又可怜,把他的情况汇报给志愿者协会。按协会规定,田豪的情况不属于孤儿,不能帮扶,但是这孩子不是孤儿胜似孤儿,得帮一把。就这样,卢君兰、刘宁、张艳红等6个“妈妈”帮扶了田豪,并经常到田豪家探望。
利民镇孤残女孩田樱花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足畸形、先天性膝关节屈曲畸形,但是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拖到5岁才被带到医院诊治。了解情况后,侯美英、郭淼、朱英敏、邝蓓蓓等志愿者经常去看望她,鼓励她勇敢战胜病痛,并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2017年10月,志愿者修平、张弘等专门到北京看望治病的田樱花。田樱花出院回家,志愿者王文丽、张庆梅、宋红、刘瑾到车站接站,并为她准备了热水壶和保温杯。“妈妈”们的关怀让孤儿感觉不孤,田樱花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乐观向上的孩子。
爱心“妈妈”到虞城县刘集乡看望孤儿朱珂永 资料图片
人间有难,社会有情!在刘集乡8岁孤儿朱珂永、李老家乡孤儿李静、木兰镇孤儿张彦婷、城郊乡孤儿张建等12个孩子的心中,他们都是有妈的孩子。68个“妈妈”用特有的母爱去温暖这些缺少关爱的孩子,让这12个孩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刘建谠 王支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